海南省老陶义工服务社培训管理制度
第一条 总则
为配合本社的发展目标,提升义工素质,增强义工对本职工作的能力与对本社义工文化的了解并有计划地充实其知识技能,发挥其潜在能力,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适用范围
凡本社所有义工的各项培训计划、实施、督导、考评以及改善建议等,均依本制度办理。
第三条 权责划分
(一)行政办公室权责
1、拟定、修正本社培训制度;
2、拟定、修正本社年度、季度培训计划;
3、管理、控制培训费用;
4、负责对各项培训进行记录和相关资料存档。
(二)宣教团权责
1、联系、组织或完成本社各项培训课程的实施;
2、检查、评估培训的实施情况;
3、研拟其他人才开发方案;
4、选拔、管理内部讲师队伍:
①讲师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a、熟悉本社各项规章制度、程序文件及工作指引;
b、具有较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 有较强的业务能力;
c、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②讲师必须履行以下职责:
a、思想素质、本社文化的教育;
b、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c、对培训效果的评价。
(三)各部门权责
1、呈报各部门培训工作计划;
2、协助宣教团制定本部门专业课程的培训大纲;
3、对培训的实施和效果向宣教团反馈;
4、向宣教团推荐内部讲师人选,并配合、支持宣教团培训工作。
第四条 培训管理
(一)总论
1、凡本社义工,均有接受相关培训的权利与义务。
2、本社培训规划、制度的订立与修改,所有培训费用的预算、审查与汇总呈报,以及培训记录的登记与资料存档等相关培训事宜,以行政办公室为主要权责部门,各相关部门负有提出改善意见和配合执行的权利与义务。
3、本社的培训实施、效果反馈及评价考核等工作以宣教团为主要权责部门,并对本社的培训执行情况负督导呈报的责任。各相关部门负有提出改善意见和配合执行的权利与义务。
(二)培训体系
培训体系包含三个模块。
1、新进义工培训
①培训对象:所有新进义工全员。
②培训目的:培训主要依靠本社内部讲师力量,最大限度的利用本社内部资源,协助新进义工尽快适应新的志愿工作环境,顺利进入新的志愿工作状态,让义工了解义工文化。
③培训形式:以季度周期性的内部授课和拓展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④培训内容:常规类科目:
a、本社简介(包括本社发展史及本社文化,各部职能等);
b、本社规章制度解释;
c、常规志愿服务项目培训;
d、其他培训。
2、专业技能培训
①培训对象:所有义工全员。
②培训目的:依靠本社内部讲师力量,最大限度的利用本社内部资源,让义工掌握志愿服务专业技能。
③培训形式:以季度周期性的内部授课和拓展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④培训内容:专业技能类科目。
a、适合专业作业技能;
b、特殊志愿服务项目技能培训;
c、其他培训。
3、干部培训
①培训对象:义工干部全员。
②培训目的:依靠本社内部讲师和外部专家力量,提升管理干部在本职工作上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技巧,以增进各项工作的完成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③培训形式:依靠本社内部讲师力量或请外部讲师在本社内部授课。或参加外部公开课、交流研讨会等。
④培训内容:可分为三类。
a、常规实用性培训—涉及专业技术知识、管理方法、领导技能、经营理念等;
b、适合高层领导的培训—含本社战略性、发展性等内容;
c、个人进修方面的培训—如专业技术认证等。
(三) 培训计划的拟订
1、结合本社整体战略目标及发展计划,由行政办公室会同宣教团依据对义工培训需求调查的结果,以及本社相关培训的政策、财务预算等,统筹各部门的需求,于每年年初拟订年度培训计划,并呈报社主管领导审核。
2、各部门应根据各自业务发展的需要,确定各部门培训需求计划,并反映给宣教团统筹规划。
3、宣教团可根据实际情况分解年度培训计划,拟订季度培训计划,编制培训科目,并呈报社主管领导核准后执行。
(四) 培训实施
1、原则上每一位新进的义工,都必须接受培训。
2、义工文化学习由各队承担。义工的培训一般按每季度进行一次,由行政办公室会同宣教团确定时间及地点。
3、各培训科目由宣教团制定,根据需要还应负责培训试卷的编制。
4、义工必须按时参加培训,并填写《培训反馈意见表》(见附录一的附表)。
(五)培训考核
1、宣教团订立义工培训的工作目标、任务、结束时间及考核办法,整理成文并交行政办公室备案。
2、对学员的考核评价可采用口试、笔试或实际操作考试等形式,由宣教团负责制定,考核结果交行政办公室备案。
3、对于培训效果进行双向考核,学员和讲师的《培训反馈意见表》由宣教团负责收集、测评,行政办公室负责存档。
(六)培训管理
1、费用管理:由行政办公室依据培训计划对培训经费做统一预算,并根据实际实施情况定期调整。
①培训费用的审批权限限制在本社教育长以上领导。
②所有培训费用的报销均需提供完整的《人员培训审批表》(见附录一的附表2),作为报销凭证的附件。
③行政办公室负责对培训费用发生前进行审核,统一控制本社所有的培训开支;《人员培训审批表》上需有行政办公室审核确认的签字,否则视此表无效。
2、考勤管理:所有培训义工学员已经报名确认,受训义工学员须提前做好安排,除特殊原因外,应准时参加。凡在本社内部举办的培训课(包括外部讲师的内部集训、内部培训讲座及各种内部研讨会、交流会等),参加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培训规范,课前签到;由专人负责记录,填写《培训考勤表》(见附录一的附表3);考勤记录将作为培训考核的一个参考因素,也可以视为义工志愿活动出勤记录。
3、培训评估:宣教团要对培训的课程内容、讲师、学员、效果等作评估报告,评估报告交行政办公室备案。对学员的评估,主要通过课后考核的方式检查学员的接受程度和效果。
4、培训记录:宣教团要建立义工培训记录交行政办公室记入义工档案,并定期呈报给社主管领导。
第五条 其他
1、《培训反馈意见表》;
2、《人员培训审批表》;
3、《培训考勤表》。
第六条 附则
1、本制度由本社理事会负责制定,行政办公室负责解释,修正时亦同;
2、本制度自2016年6月1日起试行。